新刊 | 多元协作,传统城市公园的治理药方——访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唐闻
本刊原创,谢绝转载
内容合作请查看文末联系方式
当人们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讨论比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将公园景观作为“自然”来理解更深入时,城市公园功能已由政治传播向市民休闲娱乐转变,并赋予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被视作准公共产品的城市公园,逐渐显露出传统管理模式弊端,完全垄断或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模式都难以保证城市公园公益和盈利上的平衡。在《长江日报》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共同组织的沙龙上,“全年龄友好”被认为是解决武汉拥有众多公园资源却欠缺活力的一剂药方。本文通过采访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管理者,以政府机构组织者的角色切入进行探讨,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载体,公园如何与第三方组织共同管理运营,以空间功能重组吸引城市人群互动,成为恢复城市区域活力的有效手段。
“在这里,人们能够融合在一起,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老人还是孩子,每个人的存在都增加了其他所有人的快乐”
——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现代公园不应再被看作是一片安静的绿地或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应被视为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城市十字路口,是人们乐于聚集和参与的地方。”
——高伊策(Adriaan Geuze)
武汉解放公园位于汉口东北,前身是洋商跑马地。解放后,政府收回800亩土地改建为公园。2005年,经过加拿大景观设计事务所WAA设计师Vincent Asselin等人改造修复,园中10公顷水域实现自我循环和净化,成为市区内最大的自然生态公园,也是绿地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被喻为“城市绿肺”。此后,城市公园逐渐向公众开放,但简单的“敞开大门、拆除围墙”管理模式,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尚有距离。2018年初,经过新一轮的改造,公园废弃场地逐渐转变为可参与、可共享、可共建的开放空间——“美好生活共享空间”:解放公园内近560平方米的原盆景园室内空间向市民免费开放,融合公园原有线下活动,划分为公园美术馆、公园大课堂、市民园长之家和生态“花巢”四个功能区。其中,公园美术馆旨在与武汉各大高校合作,提供学生众创和作品展示平台;公园大课堂延续此前公园一直以来针对孩童提供的自然教育服务;市民园长之家意在为武汉自2014年建立的市民园长管理模式提供交流和宣传场所;生态园艺坊“花巢”则是为家庭提供植物养护参考。此次城市公园“美好生活共享空间”的营造被认为是继市民园长制后,武汉在公园管理和公共文化空间发展上所做的又一次尝试。
被誉为“城市绿肺”的解放公园。(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Q=城市中国
A=唐闻
多元互动,传统公园的转型
Q:在传统的城市公园里再造180平方米的公园美术馆,促成这次空间改造的原因是什么?
A: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空间,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园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园林植被景观,可供选择的服务产品也有局限。但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需求逐渐从客观的物质文化“硬需求”,转向多样化、多层次的“软需求”。促使我们发起这次改造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空间、功能再分配的方式,覆盖全年龄段人群。具体而言,是对低效使用或长期闲置的空间进行功能再造,来匹配当下使用者真正的需求。
另一方面,城市绿化面积一直以来是考核城市绿色空间质量的重要要素,但过多关注物理空间的建造,忽视了市民的参与性。随着参与式规划的逐渐推进,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或者说“准公共产品”的公园,从管理的专业领域来说,也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参与性有三个特性: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目前社会性的活动显然不足。公园里的游客通常为老人和孩子,并以家庭为单元进行小范围活动;人际关系呈现小群体、分散化状态。我们认识到,公园应该是一个开放式平台,全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互动交流的方式,这也成为我们改造解放公园,构建“美好生活共享空间”的初衷。
改造为公园美术馆前,原空间为公园内空置房。(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改造后公园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承担展陈书画和其他文化作品等用途。(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公园举办全年龄友好城市沙龙。(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Q:不同于社区公园运营上的自发性,综合性公园有传统的管理制度,从传统社交网络的“封闭圈”转向本地社区的“互动圈”,实际过程中如何营建?
A:现实中,因为中老年人对包括广场在内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抢夺,年轻人会以此给他们贴标签,形成一条无形的空间使用“鄙视链”。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社会缺乏共情力的体现,创建面对面协商的、互动共享的空间就显得非常必要。
互动性的营造首先需要建立共享机制,于是我们设立了低门槛准入制度,不限制具体活动主题,试图为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奠定准入基础。
其次,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与《长江日报》组建了名为“武汉公园客”的专门团队,为公园或社区空间提供公益性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管理运营服务。“公园大课堂”、“美好生活共享空间”等活动便属于其中。以2014年推出的“公园大课堂”为例,截至2017年,该活动已面向全市亲子家庭推出了384场自然教育课程。鉴于市民的热情和兴趣,还进一步推出了“公园大课堂”的升级版——“植物导师课”。即从全市公园管理机构选出10位具有丰富种植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公园技师、工程师,担任小学生的植物导师。每位导师带领3名学员,围绕一个问题,以现场教学加在线辅导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习和了解植物习性。
导师引导下的自然教育课程作为空间的功能版块之一——公园大课堂,为学龄前儿童普及植物知识。(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在关注社区的同时,公园同样关注拥有91所高校的“大学之城”特色,为此设置了“公园美术馆”。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字绘中国”团队成为首批进驻机构,展示了《字绘武汉》系列作品,并配合展出了相关文创产品。这种空间功能的创新,来自于对武汉城市现状的理解,即高校的艺术创造力十分旺盛,但在校园之外社会层面的展示和呈现一直缺乏。当然,所有的运营有赖于多方的支持。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解放公园以及《长江日报》三方,为共享空间的运作提供了重要的初始资金。
公园美术馆里展出的《字绘武汉》,正吸引着“自拍杆”人群参与互动。(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再次,在空间整体运营与活动策划中,我们更加注重探寻不同人群共同兴趣点的最大公约数,使不同年龄、职业、爱好的市民,能够共同参与到特色主题活动之中。例如年俗剪纸、家庭植物栽培、各类读书会、交流会等。通过高校群体得“跨专业交流”、社会群体的“跨职业交流”、家庭群体的“跨年龄交流”,打破封闭的社交圈,希望让每一个人可以聆听到不同人的故事。这也是作为政府机关的市园林和林业局,选择与日报社这样的文化机构联手合作,而非单纯购买社会服务的原因。作为武汉本地的主流媒体,《长江日报》熟知武汉市民的文化及其社会需求,在市民沟通、跨社群交流方面自带传播力,也有助于借助这种本土公信力打破封闭的社交圈,建设公共性社群网。
多元协作,低成本的可能
Q:置换功能的公园,以及伴随其可能会产生的包括收费与否在内的管理问题,是通过何种工作流程与方式得以解决?
A:从项目组织者的立场来看,政府主要负责管理整个城市的公园资源,如何盘活这些城市的绿色空间并且投入可控的成本,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开发。公共项目开发从场地选择、设计、改造实施,再到活动内容策划运营等全环节中,如何真正站在城市公园“用户”的角度进行考虑是难点所在。首先,在设计规划中,我们尝试在设计、管理维度之外,将公众维度融入其中。意图附加管理者的角色在“用户”的游客角色之上,这也是武汉从2014年以来建立“市民园长”工作管理模式的原因之一。由此发展,又实行了公园美术馆馆长的海选,其初衷也是借自运营模式,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除了单个管理人员的招募,在整体区域层面,我们按照“调查—分析—规划”的框架,在改造设计前对周边社区开展了调查,了解社区对公园和公共空间的需求,并与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商学院等相关专家座谈,最终确定现在“美好生活共享空间”的方案。当然,投资者的诉求也有机地融合其中。
公园美术馆馆长海选现场。(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空间后期的维护运营也渐进性的成为公众参与的试验过程。除与使用者、投资者的交流外,共享空间的持续发展,还有赖于社团的组织维护,也赖于每位使用者的持续使用,从而保持场所的活力和生机,进而使公园成为社区和政府持续关注的场所。在活动内容上,秉承“双公益性”原则,机构团体在“美好生活共享空间”内可免费举办活动,但要明确活动的公益性质,这也减轻了我们彼此双方的成本压力。例如曾与“悠贝”等亲子教育机构合作,以“场地免费,活动自带”的方式,我方提供活动场地,机构方提供一至两场与共享空间主题相关的公益活动。活动类型上,除了与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形成协作网络,民间的团体也有参与进来。比如搭建“武汉作家共享书架”,由作家协会向作家发出征集。短短两周内,我们便收到了700多本签名版的作品捐赠,既为作家提供了作品展示机会,市民也获得了免费阅读的机会。
公园美术馆的玻璃标语装饰。(图片提供/《长江日报》)
被访者简介:
唐闻,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公园广场管理处处长。
采访+编辑/陈晨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084期《都市微绿——公众需求及参与推动的绿色空间转型》,更多内容详见《城市中国》杂志。
回顾 083期《温州在哪——中等规模城市后发现代性图景》,请点击 阅读原文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保存二维码
打开手淘
(12.12 前有效)
微博 | @城市中国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